我常常会用到维基百科上的「认知偏差列表」这个条目。每当我目睹了某一种认知偏差在现实中发生,却很难回忆起来这个认知偏差的名称或者详细的含义时,我就会打开这个页面去寻找答案。这个可以帮助我发掘我思维中的漏洞的宝贵的资源,是我看到的最为全面又最简洁易懂的一个关于认知偏差的列表。
但是坦率地说,这篇维基百科组织得有点乱,许多年来我一直希望能够梳理清楚这个页面中的信息脉络。在这个页面里查找某一个认知偏差非常困难,更别提我常常在找到之后扭头就忘了上次看到的位置。我觉得这应该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有近千人先后编辑过这个页面,这使得它变得愈发庞大和冗杂。时至今日,这个条目里共索引了 175 种认知偏差,散落在几个界限模糊的分类中(例如决策偏误、社会偏误、记忆错误与偏误,等等)。而每个分类中又是生硬地按照英文字母来排序所有的认知偏差。甚至,还有很多实际意义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样的认知偏差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分类中。
在过去的四周里,我(Buster Benson)一边休陪产假一边深入地分析了这个列表,才终于整理了出一份更简单、清晰的认知偏差分类树。要不是这段时间里可以思索这些认知偏差之间的区别,我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可能早就无聊致死了。
我把这 175 个认知偏差都放到了一个 Excel 表格中,去重之后,将类似的认知偏差(例如怪异效应和幽默效应)或者互补的认知偏差(例如乐观偏误和悲观偏误)归纳到一组之中。最后,我从所有的认知偏差中归纳出了 20 组不同的思维机制,正是这些思维机制导致了所有的认知偏差的产生。
在种种尝试后,我最终又根据这 20 组思维机制所产生的原因,把它们分成了四大类。每一个认知偏差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讲都是我们大脑为了节约其时间或者精力。这四大类也正是我们大脑最起初想要解决的四大问题。因此这样梳理了所有的认知偏差并进行归类之后,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认知偏差,它们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又导致了什么样的问题。
信息过载,信息的意义不明确,大脑来不及认真作出反应,以及大脑存不下所有的记忆。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主动过滤绝大多数的垃圾信息。所以我们的大脑也有一些简单的原则来选择性地接收最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会更容易注意到信息中我们已经熟悉或者被反复提起过的部分。 这条定律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注意到那些最近已经遇见过的事物。参见:
移情隔阂,
**怪异、滑稽、引人注目、拟人化的事物要比常见或无趣的东西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我们的大脑认为不常见或者令人吃惊的事情非常重要,同时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普通的或符合预期的信息。参见:
**当事情有所变化时我们会提高警惕。**并且我们会过高地评估事情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能够排除掉变化本身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客观地评估变化后的事物的价值的话,我们会发现大脑严重夸大了变化前后的差异。类似的,当我们对比两个相似的事物时,也容易倾向于对比这两个事物的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分别独立地评估其价值。参见:
**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每一件事情中符合我们信念的那部分细节。**这一条原则非常重要,并且可以以此推论出:我们往往忽视了违背我们自己的信念的信息。参见:
确认偏误,
**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别人的缺点,也更容易忽略自己的缺点。**没错,当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一个其他人的思维怪癖清单的同时,请也不要忘了,你也同样会被这些认知偏差所影响。参见:
我们只能看到大千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们仍然需要从这一小部分世界之中建立起每个人的世界观。在过滤了过载的信息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将所有的信息连接起来,脑补出这些信息之间缺失的细节,并通过这些信息不断更新我们的世界观与心智模型。
无论所拥有的信息有多么匮乏,我们总是希望尝试还原事物的全貌。 这个世界广袤而又复杂,而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却很有限,我们永远无法一览这个世界的全貌。那么为了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我们的大脑就会不断建立和更新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参见:
**我们总会依靠刻板印象、笼统的观念、凭借过往的记忆来看待眼前的事物,就算该事物的现状早已焕然一新或者大相径庭。**对于一个早已熟悉的事物,当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它的一部分信息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凭空猜测另一部分信息,或者参考其他我们认为的可信信息源来补全信息。与此同时,我们常常会忘记哪一部分信息是我们真正知道的,哪一部分是我们所脑补出来的。参见:
**我们总会认为,更熟悉、更喜爱的人或事就会更好,而不熟悉、不喜欢的自然就更差。**和上一条类似,我们常常会因为我们所脑补出来的信息,影响到了我们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参见: